在(zai)11月26日舉行(hang)的中新财(cai)經2021年會上(shang),中國工業(ye)經濟聯合(he)💃會會長☔、工(gong)信部原部(bu)長李毅中(zhong)表示,中國(guo)的工業化(hua)還要走一(yi)段很長的(de)路,2022年是進(jin)入“十四五(wu)”的第二年(nian),工業領域(yu)要進一步(bu)落實建設(she)制造強國(guo)的重點任(ren)務,争取在(zai)“十四五”期(qi)間内實現(xian)。
在李毅中(zhong)看來,當前(qian)國際形勢(shi)經濟格局(ju)發生重大(da)變化,各國(guo)都在大力(li)調整經濟(ji)結構,更加(jia)重視本土(tu)化、區域化(hua),需要警惕(ti)👌其利用綠(lü)色低碳來(lai)構築新的(de)經濟貿易(yi)壁壘🍓和技(ji)術🏃門檻。同(tong)時,疫情仍(reng)在全球蔓(man)延,經濟恢(hui)複緩慢,我(wo)🚶♀️國需要進(jin)口的産品(pin)可能會中(zhong)💰斷,美元超(chao)發引起金(jin)融和大宗(zong)商品等市(shi)場動蕩。
他(ta)指出,當前(qian)大變局下(xia)中國工業(ye)發展面臨(lin)着六大🤩挑(tiao)戰。
一是部(bu)分關鍵核(he)心技術受(shou)制于人。國(guo)内研發投(tou)入R&D占GDP的2.4%,絕(jue)對量達2.4億(yi)萬億,僅次(ci)于美國。但(dan)其中用于(yu)基礎研發(fa)的部分隻(zhi)占6.2%,中國提(ti)出在“十四(si)五”期間基(ji)礎研發占(zhan)比要提高(gao)到8%,相比之(zhi)下,發達國(guo)家大多保(bao)持在15-20%的水(shui)💰平,仍顯🐉不(bu)足。
二是産(chan)業多處于(yu)全球價值(zhi)鍊的中低(di)端,産品低(di)端過剩、高(gao)端不足。電(dian)子信息、航(hang)空、航海,包(bao)括汽車的(de)發動機、高(gao)端裝備制(zhi)造、智能✉️儀(yi)表儀器、醫(yi)藥、醫療器(qi)械等産品(pin)的進口依(yi)存度比較(jiao)高。
三是地(di)區、行業、企(qi)業差異大(da),工業2.0-4.0共存(cun)。
五是數字(zi)化智能化(hua)正在起步(bu),也取得了(le)明顯的成(cheng)效,但“兩化(hua)”深度融合(he)、企業跨界(jie)融合還需(xu)要走深向(xiang)實,進一步(bu)提升技術(shu)水準和應(ying)用水平。
六(liu)是部分能(neng)源資源短(duan)缺。原油去(qu)年進口依(yi)存度為73.5%,較(jiao)去年大約(yue)增加0.9個百(bai)分點,天‼️然(ran)氣43%,鐵🈲礦石(shi)85%,銅、钴、鎳在(zai)90%左右。

圖:李毅中(zhong)在“中新财(cai)經2021年會”上(shang)發言
李毅(yi)中強調,工(gong)業和制造(zao)業仍然起(qi)着支撐、帶(dai)動和保障(zhang)📞的作用,針(zhen)對出現的(de)“脫實向虛(xu)”,工業被空(kong)心化、工業(ye)被邊緣化(hua)、工業☁️制造(zao)業占比過(guo)早過快下(xia)降的狀況(kuang),要把經濟(ji)發展的着(zhe)力點放在(zai)實體經濟(ji)上,落實“工(gong)業是立國(guo)之本、制造(zao)業是強國(guo)之基”的戰(zhan)略定位。
一(yi)是要提高(gao)創新能力(li),加快關鍵(jian)核心技術(shu)和行業共(gong)🌈性技術攻(gong)關。在2020年完(wan)成第一輪(lun)國家重大(da)科技專項(xiang)基礎之上(shang),執行基礎(chu)💁研究十年(nian)行動方案(an),前瞻布局(ju)一批重大(da)專項和國(guo)家🌍重點實(shi)驗室。2020年中(zhong)國已建成(cheng)國家級制(zhi)造♍業創新(xin)中心17個,到(dao)2025年将達到(dao)45個,覆蓋主(zhu)要行業。
“到(dao)2020年,我們已(yi)經建成了(le)國家級的(de)制造業創(chuang)新中心17個(ge),到❗2025年要達(da)到45個,這就(jiu)把主要的(de)行業都覆(fu)蓋住了。工(gong)業⁉️行業🍉、企(qi)業都要積(ji)極參與,構(gou)建産學研(yan)用深度融(rong)合的技術(shu)創😘新體系(xi)。現在規模(mo)以上工業(ye)企業的✉️研(yan)發投入占(zhan)銷售收入(ru)的比例是(shi)1.35%。按照“十四(si)五”的要♋求(qiu),每年要增(zeng)長8%,因此到(dao)2025年我們要(yao)提高♈到1.85%。”李(li)毅中說。
二(er)是深入推(tui)動數字經(jing)濟與實體(ti)經濟深度(du)融合。持續(xu)推進數字(zi)産業化、産(chan)業數字化(hua),适度超前(qian)開展數🏃🏻字(zi)基礎設施(shi)的建設。2020年(nian)中國數字(zi)經濟核心(xin)産業增加(jia)值占GDP比例(li)是7.8%,到2025年将(jiang)提高到10%。要(yao)發展智能(neng)制造,推進(jin)5G+工業互聯(lian)網,建成自(zi)動化🈚生産(chan)線💯、數字車(che)間、智能工(gong)廠、智慧園(yuan)區。工業APP現(xian)在有60萬個(ge),到2025年要達(da)到100萬🥰個,這(zhe)是工業數(shu)字化的有(you)力抓手。
四是深入(ru)節能降耗(hao)減碳和治(zhi)理污染,推(tui)進綠色低(di)碳制造。調(diao)整優化能(neng)源結構、産(chan)業結構、産(chan)品結構,要(yao)梳理碳🙇♀️排(pai)放,查清碳(tan)足迹,落實(shi)“雙控”責任(ren)。要保障能(neng)源的安全(quan)和經濟安(an)全♊,特别是(shi)初級産品(pin)要保供穩(wen)價。
五是大(da)力推動重(zhong)點領域突(tu)破。發展壯(zhuang)大七大戰(zhan)略性新興(xing)産業、十大(da)重點先進(jin)制造業,加(jia)快傳統産(chan)業的技術(shu)改造。培育(yu)一大批專(zhuan)精特新小(xiao)巨人企業(ye)、制❓造業單(dan)項冠軍和(he)産業鍊領(ling)軍企業,大(da)中小企業(ye)要融合發(fa)展。